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

军事

旗下栏目: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

江湖仍传“汾老大”
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人气: 发布时间:2023-03-14
摘要:汾酒引力波之三十二 世人都羡财富榜,江湖仍传汾老大。 时至今日,人们在酒桌上、业界活动,或者礼尚往来中,时不时还会听到汾老大的叫法。一些非行业人士也能说出个一二。 这是其他行业很少见的,也是很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。 这透露出什么信息呢? 汾老大成

汾酒引力波之三十二

世人都羡财富榜,江湖仍传汾老大。

时至今日,人们在酒桌上、业界活动,或者礼尚往来中,时不时还会听到“汾老大”的叫法。一些非行业人士也能说出个一二。

这是其他行业很少见的,也是很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。

这透露出什么信息呢?

“汾老大”成为了一个行业符号和习俗称谓,其心理地位不啻于金融界的“日升昌”,中医药界的“同仁堂”,餐饮界的“全聚德”等。

IMG_256

一些圈内人士认为,“汾老大”的称号,起源于汾酒1988-1993年营收上的“六连冠”。

这其实是很片面的,一叶障目。

一个事实是,1994年后“汾老大”的营收业绩震荡式一路下滑,被其他白酒企业不断超越,至2008年列第五。但是,奇怪的是,时至今日,尽管汾酒也还没有回到业绩老大的位置,而在公开场合,却仍然没有人敢叫“茅老大”、“五老大”,听到最多的依然是“汾老大”。

最为有意思的是,建国初期的很多年,泸州老窖其实是白酒业的营收老大,但当时,也没有人敢称“泸老大”。反而在1963年后,全国出现了“四方结队学汾珍”的浪潮,行业一起尊奉汾酒为“老大哥”。

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
按照词典里的释义,“老大”是指“年纪大、古老、排名第一名、船主、首领、非常厉害”等,又指同一时段最先出生的人,后被广泛引申为排名靠前的人,进而引申为一个群体中的领导者或最出色者。

也就是说,“老大”的由来有讲究,比较复杂。挣钱第一名和成绩第一名,也不一定会被人称为“老大”或选为“班长”,还有其他更多的原因或指标。

“老大”可能是历史的影响——这印证了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说的“历史事件乃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表现。”

这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深奥和玄妙。中国人向来具有“整体联动思维”的特性,比较少走极端。

比如,中国有400多位皇帝,能称“千古一帝”的极少,因为,中国人放在了千年历史长河中带来的开创、推动和影响上来衡量。正所谓历史的称号需要历史的眼光回望。

事实上,在六连冠之前,汾酒开创并推动的明、清500年的中国白酒酿造技艺全国大传播,已经深深种下了“汾老大”的种子,这个前无古人的大手笔,足以震撼人们的心灵。

如果越过这道高高的“技艺大传播”珠峰,来评价谁是“中国白酒一哥”是很难服人的。

清代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和李汝珍的《镜花缘》都把汾酒列为“天下第一烧酒”,这应该是“汾老大”的起源。可以说,明清是“汾老大”称号的奠基期。

而民国是“汾老大”称号的助推期。

一是民国初期,汾酒获得1915巴拿马甲等大奖,名声大震,宇内交驰,连老外都携款慕名而来。汾酒趁机提出“振兴国酒,信誉至上,优质为本”的企业理念。注册酒界第一枚商标,成立“晋裕汾酒”中国第一家股份制集团公司,开创第一个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网络。

二是民国中期,1933年科学家方心芳首次把“微生物学”应用在了中国白酒(汾酒)的酿造上,首创“七必秘诀”。科学技术成为了汾老大的助推器,汾酒的品质技艺和清香风格开始引领全行业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是“汾老大”称号的爆发期。

借1949年三次“国宴用酒”的历史性机遇,“汾老大”盛名高涨,1956年周总理亲自拨款800万元给汾酒厂扩建。1963年,酒界泰斗秦含章主持著名“汾酒试点”后,成为全国学习标杆,各大酒厂纷纷前来学艺。1980年代,汾酒获得了白酒行业首个“国家质量管理奖”。1985年,汾酒厂成为全国最大名白酒生产基地,全年汾酒产量突破8000吨,占当时全国13种名白酒产量的一半。  

IMG_260

全面质量体系的建立,带来的是市场效益的节节攀升,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,营收六连冠随之产生。

不难发现,汾老大的由来,是大历史、大事件、大工匠、大创新、大传承、大业绩等一起造就的,绝不是1988-1993业绩六连冠这么简单。在汾酒看来,六年只是沧海一粟,不值得过分解读。

然而,从历史中一路稳稳走来的汾老大,在1990年代中期,又是怎么突然滑落下来的呢?还是不免让人疑惑和感慨。

目前,业内传言最多的,还是汾酒当年那场“名酒变民酒”事件,这可能是导致“汾老大”转变下滑的战略原因。

而这场失误,有很多偶然和必然因素,也有更多无奈。

1984年到1988年,国家对“酒类管制”放开,实行“双轨制”。名酒厂纷纷上调产品价格,汾酒也从2.8元调整为4.8元每瓶。

而这期间,关于“该不该放开”一直有杂音。有大领导说,汾酒厂作为排头兵,必须以国家利益、人民利益为重,并多次暗示“老百姓的餐桌上要能见到杏花村的汾酒,要做市民喝得起的名酒”。

最猛的1987-1988年,汾酒涨到了6元、15元、20元,最后直接涨到30元每瓶。

然而,1988年底,国家出台限制公款消费的政策,并对13种名酒作出“统一降价”指示。汾酒厂全国首家登报(《山西日报》头版),以“汾酒降价一步到位”为题,向消费者公布降价信息,玻璃瓶汾酒直接降回到每瓶15元。  

IMG_262

(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山西省的酒类专卖制度)

通过这件事,后来就有人说了,“山西人就是实在、听话。”

历史偏偏给山西汾酒开了玩笑,不久后,随着政策的放松,各个酒厂又都恢复了价格,而且,还可劲儿往上涨。而坚守政治正确的汾酒,却践行了报纸上公布的低价格,没有恢复,更没有上扬。

有一段时期,“国民酒、百姓价”真的成了汾酒的标签,欲打造“性价比最高的中国名酒”,但大品牌、低价格的反差太大,效果并不理想。汾酒在苦苦寻找新的破局。

其实,九十年代以来,随着茅台、五粮液的不断涨价,以及不断推出子品牌,汾老大岂能甘心?

1997年,汾酒决定另辟蹊径,开发出高档陈酿——青花瓷年份汾酒,挺进高档酒市场,重塑了中华汾酒高品质的良好形象。
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还没等到这款高档酒做好上市准备,不幸的事件降临了。

1998年,山西朔州毒酒案突然爆发,同在一省的汾酒躺着中枪,受到了重创。这比1997年的山东“秦池标王事件”冲击力还要大。2000年汾酒业绩直接滑到了第九名,属于历史性低谷。

人们感叹:具有500年老大荣光的汾酒,因为一场毫不相干的意外横祸,真的会被击倒吗?

汾酒还能东山再起吗?靠什么呢?

(来源:智度名酒评论)

责任编辑:admin

上一篇:从“水兵作家”到“雷达团长”

下一篇:没有了

最火资讯

首页 | 资讯 | 关注 | 科技 | 财经 | 汽车 | 房产 | 图片 | 视频 | 全国

Copyright © 2001-2021 第一新闻网 版权所有  

非本站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处理!联系QQ:1579130097